微型气体流量计因其体积小、响应快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、半导体制造及实验室分析等场景。其安装需严格遵循技术规范,确保测量精度与设备寿命。以下从安装准备、管道处理、设备安装、电气连接及调试校验五大环节展开说明。
一、安装前准备:环境与设备双核查
1.环境评估:选择远离强电磁干扰(如变频器、大功率电机)及强振动的区域,避免传感器因电磁噪声或机械振动产生测量漂移。例如,在半导体设备供气系统中,流量计需与射频电源保持至少1米间距。
2.管道清洁:使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对管道进行吹扫,清除焊渣、锈蚀及油污,防止杂质堵塞传感器。推荐采用双端吹扫法:从上游进气口通入气体,在下游排气口检测气体洁净度,直至无可见颗粒物。
3.设备检查:确认微型气体流量计型号与介质特性匹配(如测量氩气需选择耐腐蚀涂层传感器),检查密封圈完整性,并核对出厂校准证书的有效期。
二、管道处理:直管段与密封工艺
1.直管段要求:流量计上游需保证5倍管道直径(5D)的直管段,下游需3倍(3D)。例如,在φ25mm管道中,上游直管段长度应≥125mm。若空间受限,可通过安装流量整流器缩短直管段需求。
2.密封工艺:采用全金属密封垫片(如316L不锈钢缠绕垫),避免橡胶垫片受气体腐蚀脱落。法兰螺栓紧固需对角分三次拧紧,最终扭矩控制在15~20N·m,防止应力导致传感器变形。
三、设备安装:方向与固定规范
1.安装方向:按流量计标识的箭头方向安装,确保气体流向与传感器检测面垂直。例如,在医疗呼吸机供气系统中,若反向安装可能导致涡流干扰,使测量误差达±5%以上。
2.固定方式:使用刚性支架固定流量计,避免管道热胀冷缩导致位移。推荐在流量计上下游各安装一个弹性伸缩节,吸收管道轴向应力。
四、电气连接:信号与电源隔离
1.信号线敷设:采用双绞屏蔽电缆(如RVVP 2×0.75mm2),屏蔽层单端接地,接地电阻<4Ω。信号线与电源线间距需>20cm,防止50Hz工频干扰。
2.电源配置:若设备支持24VDC供电,需配置线性电源(纹波<50mV),避免开关电源高频噪声影响模拟信号输出。

五、调试校验:零点校准与实流验证
1.零点校准:在管道无气体流动时,通过菜单进入零点校准模式,待数值稳定后保存参数。例如,在测量氮气时,零点漂移应≤±0.5%FS。
2.实流验证:使用标准流量发生器(如活塞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)进行比对,测量误差需在±1%FS以内。例如,在100sccm量程下,实测值与标准值偏差应≤1sccm。
通过标准化安装流程,微型气体流量计可实现长期稳定运行。在半导体刻蚀设备中,某案例通过优化直管段长度与屏蔽接地,将氩气流量测量重复性从±1.5%提升至±0.8%,保障了工艺良率。